親情2-2

親情付出的是全部,得到的是放下

放下的步驟:感恩、提升自己、換空間。

◎如果在付出的部分你覺得有罣礙,在放下的部分你又覺得不足,在親情的部分其實是就不圓滿。

◎付出這件事應該量力而為,你也不要多付出太多就是不要超過你自己的能力,在目前五十歲左右年齡層的人有很多當子女的都是超過自己的能力,然後去拼命的工作賺錢,覺得父母親會開心,或者是可以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在付出的部分你要先「認識自己」,你不能不認識自己然後我今天可以付出我就付出,我不可以付出我就不付出,這樣子會變成是永遠得不到別人的認可,那你就會碰到一個問題,就會起了比較心,或者是不開心。

◎有些父母親可能想要讓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及生活就拼命賺錢,拼命賺錢之後就變成很少時間去陪伴有些子女也是要給父母親好的生活或是想到以後可能必須要有存款來照顧父母親,或是好的環境空間換房子,然後就很拼命在賺錢,但其實父母親可能要的不是這樣,他們可能就是要一家人在一起,有的時候你如果不清楚知道自己行不行,你就是做,那就不行,那就變成付出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最重要的還是要「認識自己」。

◎父母親在,我們當然就是做陪伴;父母親如果不在的話,應該要去思考,要怎麼樣父母親才能放下,在無形界他也得放下,我們要怎麼樣做到他放下。不是父母親不在了,我們就不去做了,而是他縱使不在了,我們都知道無形界是存在的,那是不是你也應該要做到這些事情,不要讓他煩惱,不要讓他在另外一個世界煩惱。如果你今天很清楚知道你的父母親希望你怎麼做,那是不是應該完成父母親的遺願?比如說今天你的父母親不在了,但是他很擔心你什麼,然後我們就去做這些事情,是不是你也可以放下?他也可以放下?如果你都把這些事情都做完跟做成之後,那你的心態也會很平衡,你也不會永遠想到父母親都是傷心難過。

◎父母親還在跟不在,不是說他不在我們就不做了不是說他不在,我們就可以減去可以讓父母親放心的方式的做法,就是都得做,還是得做,因為你心裡才不會有遺憾。要去繼續完成,你才能知道你有去付出了。

◎師父說,失戀最好的方法就是趕快找一個人再去戀愛一次,沒有被這一個人愛沒關係,趕快再去找另一個人愛,你才能解決掉你在感情上面的受傷。

◎我們都必須要知道愛是必須要滿足才能放下的,愛沒有滿足放下不了,但它不是從一個人身上的愛去滿足,你要認識自己才知道你要什麼樣的愛能滿足。有些可能是愛情,或者我就是喜歡陪伴談戀愛的感覺,我就是喜歡黏在一起的感覺。你得面對自己你才能知道說,不管誰給你的愛,或是你給別人的愛,你才會清楚知道你沒有遺憾,所以要不斷的反省跟面對自己

◎在八方這個法門一直強調的是反省跟面對自己,你才能去解決掉親情上的不足,或是任何方面的不足。

放下是滿足而放下,不是不滿足而放棄。

我們自己的角色要清楚,比如說你是大姐的角色你應該長姐如母;比如說你是妻子的角色你應該要做到相夫教子、引導的工作;比如說你是媽媽的角色你應該要做到被尊重,不要像小孩一樣每一個角色若沒有做好,你可能會造成因得不到而放棄,因為你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因為每個角色都得不到你要的位置。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要有自我約束的能力,角色不是只有自己,要思考妻子的角色要怎麼做媽媽的角色要怎麼做,姐姐的角色要怎麼做,女兒的角色要怎麼做自己本身要去思考每一個角色你要做什麼你要怎麼做你的角色定位是什麼不是用自己本身的想法要怎麼做就怎麼做。要把每個角色分開來去看待跟分開來去扮演,你如果去思考到每一個角色要怎麼做而去做的話,這些角色你未來都會滿足而放下。

◎要先知道自己在角色上的滿足是什麼。

所有的角色都要去練習來的,它不是天生就會的,要給自己有去練習的機會。

◎關係都要在相處的過程裡面去互動,讓大家知道怎麼樣彼此在同一個空間裡自由跟自在的相處。

◎什麼樣的關係都要試著去相處、去練習。要去找到相處的方式,才能滿足而放下。

◎五倫關係都是來幫我們做功課的,否則不知道要輪迴到什麼時候。有些人眼裡始終都只有自己,都看不到別人的付出,所以要感恩身邊的人來陪我們一起做功課。放下的步驟:感恩、提升自己、換空間。

◎放下是滿足而放下,要找到關係之間的開心,才能滿足而放下。

◎開心心想事成,「成」是過程,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過程,在過程中你是不是覺得…,比如說相處上的開心,或是成長上的開心…等等。

◎「開心心想事成」整句話的意思是,你要開心你在所有的過程所學習的智慧,跟學習沒有關係,這個「成」是做

◎當你明白親情要怎麼做跟看到親情的感動的時候,我們才會走到後面叫做「放下」,滿足而放下。怎麼樣是滿足而放下?就是沒有遺憾,這個沒有遺憾不是我做很多叫做沒有遺憾,所謂的沒有遺憾是人家都覺得你很好叫做沒有遺憾,不是你自己覺得我做很多叫做沒有遺憾,如果有人覺得你不好,那就是有遺憾。要會表現&表達

◎五倫關係的兄弟關係為的是我們人格的養成,所學習的是禮讓、包容,付出要設底限。

◎我們給人家的引導要看到對方需要什麼,我們給什麼,而不是我們想要給他什麼。

◎家人互相學習的是包容,兄弟姐妹之間學習的是人格養成(氣度),兄弟姐妹之間學習的是氣度

◎五倫關係學習的是付出全部,得到的是放下。這個「放下」有的是過程要開心,過程要有智慧、有方法、有權謀、有底限;有的是過程要感恩,親情其實是最難學習,也最難做到的。如果你很懂道理,你在面對親情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如何反思。兄弟姐妹之間學習的是包容,學習的就是氣度。

◎人生第一個階段學習很重要,因為都是學道理,如果020歲學不了道理,到了2140歲就做不了道理,到了4160歲就傳不了道理,這是一定要去面對跟解決的事情。

◎愛要及時。

◎孩子結婚了,父母不是把小孩交給另外一個家庭或重組的家庭就不會擔心了,而是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付出全部,得到的是放下(滿足而放下),完全是在於你自己做了多少。八方的道理都跟大家講「去做就好了」,就是不要有那麼多的感覺,去做就對了,不要想那麼多。因為最後的時候你才知道,你或許不是因為他們的成果而放下,但是會因為我們的努力而放下,因為每一個人的成果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我們為什麼要找平台來練習,來看到自己的能力,來去改變?就是你要知道你的問題在哪裡,但有的時候沒有辦法,比如說你的環境、你的成長背景可能來不及讓你去讀書,或是來不及讓你去把學習更通透,因為你身邊的關係,或者是自己本身的條件不足。我們都要真正的去認識自己、面對自己,透過改變、透過練習來提升自己。

◎父母在引導子女,學習一個階段,家庭教育一個階段,再來就是他的未來,如果他的未來會讓你放心,那父母親就可以了,就是一步一步。如果他的未來讓你不放心,你就要去引導他去做到讓你可以放心。那放心是什麼呢?就是他未來是什麼,你才會放心?女孩子可能就是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可以嫁人,男生就是有未來的事業,可以養家。如果能引導小孩這方面跟觀念很清楚的時候,其實父母親就不用擔心了,因為他們有他們的過程。父母親如果能活很長,當然會願意去護持孩子;如果活不長,或許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麼時候,那你就應該要朝這方向去讓自己可以放下(放心),孩子也可以放心跟放下。

◎父母親如果想要放下,現在就要朝著他的未來去引導他走你可以放下的部份。

◎沒有遺憾不表示死了以後就沒有遺憾,或是面對死亡這件事沒有遺憾,而是你在活著的時候如果沒有遺憾,你開始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時候,你就會很開心。

◎父母一直對子女擔心並沒有用,一定會有一些生命的過程跟生活的經驗會累積他的智慧,到最後的時候就不用擔心了,自然而然他就會有智慧了,你根本就不用擔心。

◎父母的擔心、過程的不開心,或者是生活中的糾結…等等,這是每個人生命都會去做的事情跟都會經歷的事情。生命不管是這一世或者是累世都會經歷過的事情,很多人在過程當中不開心,可是最後的結果是開心,所以師父常說:蓋棺論定。你只要去做就對了,不要去想太多,不要有那麼多的煩惱,就懂了道理就是去做,也不用有太多的感覺。你可以改變你的精神生活的品質,未必是物質生活的品質。如果只是一直擔心,怎麼擔心都影響不了對方會發生或是要面對的事情。

◎付出全部是在我們的能力範圍裡盡全力去做,不要去強迫你的能力,能力要慢慢培養,要做的事情是要去學習,把學習的經驗放在生活當中。

過程是讓我們學習經驗的智慧。

 

內容摘錄自2021/02/01_天道入門_卡羅老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人生錄 的頭像
    人生錄

    人生錄

    人生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