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學習會改變神經連結 大腦是愈用愈靈光

20210929主動學習1.png

◎大腦有可塑性,神經的連接不停在改變。

20210929主動學習2.png

 

◎我們的大腦是一直不停地因為外界的需求而改變,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就引導了行為,這行為產生結果以後就回過頭改變大腦,它是個Cycle。所以家長們不能罵你的孩子是豬,罵他是豬,每天都是豬,最後變成豬。

每一個人都是過去經驗總合,你過去的經驗,造成現在的你。我們都要好好的過日子,你若沒有好好地過日子,你今天的行為就影響你神經的連結,它就影響你明天行為的出現了。

◎孩子小時候可以成為任何他想成為的人,大人的手把他塑造成最後的他。

◎每天小確幸很好,對嗎?但是你一定要有比小確幸更大的抱負才可以,因為小確幸加起來就是你的人生,你不能永遠一輩子小確幸就過完一生了,對吧!

生命只有走過才能瞭解,往前看才活得下去。事情發生了,不要去想它,下雨了,把傘打開;不要說唉呀,為什麼下雨啊!明知道我沒有帶傘呀!就處理它,把傘打開或者找地方躱雨,或者決定淋雨走回去

◎我們的大腦會因為我們自己的想法而改變我們的神經連結,就改變我們的行為出現了。我們的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爭的是終點,不是起點,要跑到終點才是贏家,並沒有輸在起跑點這句話,這句話是一個沒有實驗證據的廣告詞,因為我們的神經迴路會一直不停的改變。

◎家庭是最早的學習場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師。(以身作則是最大的傳承

◎教育家福祿貝爾(17821852):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

主動學習才能改變神經連結,被動不會。動機是學習的必要條件

◎大腦具有可塑性。因此不必擔心輸在起跑點,終身學習可促進腦力。「主動學習會改變神經連結」,曾有一個實驗是比較英國的計程車司機和公車司機,看看他們大腦中掌管空間記憶的差異。科學家掃描了其中幾位計程車司機的大腦後,發現掌管記憶(特別是空間記憶)的海馬迴後緣變得比較大,也就是說那裡的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增加了。計程車司機的海馬迴後端大了許多,而公車司機沒有。這是因為開計程車必須隨時因應客人的要求而改變路線,但公車不能任意改換路線。

◎大腦是個有限的資源,不可能無時無刻注意所有的刺激,所以習慣化會節省大腦的資源。

◎生活中有60%的行為是習慣化的行為,因此好的習慣很重要。好比時間的管理:先做必要的事情(寫功課),再做本來想做但可能沒時間做的事(看電影),突然間會發現可以去做本來認為完全沒有時間做的事,因為該做的事情都已經做完了。

◎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做事不拖延,今日事今日畢,物歸原處,東西有固定的地方放,當養成好習慣,不再浪費時間找東西後,自然就有時間去做你想做的事了。

◎品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一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習慣會影響你的升遷。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每個人都是重複行為的結果,因此,卓越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個習慣。

了解自己的長處,接受自己的短處。要瞭解你自己的長處在哪裡去發展它,要接受你的短處,因為21世紀是團隊合作的時代,要了解、發揮自己的長處,用長處去跟別人競爭。邱吉爾、愛因斯坦、李光耀等人都是閱讀障礙者,但都對人類文明做了貢獻。

◎彼得杜拉克說:重要的是你有什麼能力,而不是缺少什麼能力。所以自己有缺點沒有關係,去找到自己的長處,把它發展出來。愛因斯坦說:每個人都是天才。如果我用爬樹去衡量一條魚,那這條魚終其一生覺得自己是個笨蛋。

◎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人,卻一定是最能自我控制、最有毅力的人。要有毅力必須有熱情支持,如何把孩子放對地方,讓他的能力發展出來才是關鍵。

◎最終決定一個人成敗的不是IQ,也不是GPA。你有多聰明不能決定你成不成功,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是最有毅力的人,就是self-control自我控制、integrity正直誠實(品格)、perseverance毅力,這三樣東西決定你的成敗。

◎我們學習要把重心放在品格及習慣上面,對於自己的短處沒有關係,把時間放在你的長處上,你的長處將來會把你的短處帶出來。人生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懂得自己要什麼,懂得大腦是怎麼影響你的行為,其實你可以有一個非常美滿的人生。

 

內容來源:大腦與學習(主講人:洪蘭教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_dAGlDRWI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人生錄 的頭像
    人生錄

    人生錄

    人生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